仁怀市全泰酒业有限公司

提高名优酒比率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?

首页    酱酒传播

  提高名优酒比率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?


  在全国名优白酒中,尤以浓香型曲酒的优质品率(即名优酒比率)最低,一般只有15%~25%、有的厂甚至在10%以下。因此,如何提高浓香型曲酒的优质品比率,已成为白酒工业的主攻重要课题。


  (1)适当提高制曲温度据生产厂经验,高温制曲是提高酒香的一条重要措施。因此,高温制曲不等于制曲温度越高越好,更不是用曲量越大,酒的质量越高。应根据自己香型的特点、自身的风格,来确定制曲温度和用曲量。


  (2)清蒸原辅料清蒸原辅料,是排除由原辅料带入酒中邪杂味的主要手段。清蒸原料,对清香型曲酒质量至关重要。若原料不新鲜,清蒸后再行与母糟拌和,也是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措施。


  (3)高温润糁高温润糁是一个复杂的生料堆积微生物发酵过程。可根据产品的香型和风格特点,采用不同的工艺措施。例如:汾酒生产,将高粱粉碎四、六、八瓣,润糁加水时,使原料吸足水分而不淋浆为止,收堆发酵,堆心温度55℃以上。为防止糁堆生酸,每隔6~8h翻糙一次,堆积时间为18~20h。润糁水温越高,酒质越甜。如润糁水温低,容易落浆,再不注意翻糙,糁酸产酸,则酒带酸臭味。


  (4)晾堂堆积发酵堆积发酵是酱香型曲酒的传统工艺,与润惨的工艺阶段、操作、性质完全不同。堆积是在入窖发酵之前进行,其作用相当于二次制曲。


  (5)延长发酵周期延长发酵周期,可起到以醉养酒、酯化老熟等协调酒体的作用。大曲酒发酵周期越长,成品酒的总酯、总酸含量越高,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微量代谢产物越多,酒体也越趋向协调。但发酵期不是越长越好,例如清香型曲酒过分地延长发酵期,则酯香突出,酒味苦涩,很不协调,以多种微生物酿制的麸曲白酒最为明显,很不协调,甚苦。采用延长发酵期的措施,应特别注意严格清窖,不能生霉裂口。发酵周期长的酒陪,一般酸度较高,蒸馏后可采取作上层糟、红糟或分层回窖等方法处理,以免酸度过高,而影响出酒率。


  (6)以酒串酷或以醉串陪以酒串陪,是董酒生产工艺的重要特点。近年来很多酒厂都应用这种工艺来提高酒质,方法多种多样,有的以酒串酷,即将同一风格或不同风格的酒倒入底锅内,通过特殊制备的优质香酷串蒸;有的在上甑时,在一般发酵的酒酷上再撒一层双轮底糟或优质香酷(厚度为5~20cm),这样蒸馏出的酒,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。不论以酒串酷或以酷串酷,重要的是酒要正,酷要香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若酒的风格质量差,则越串邪杂味越大。这种方法还广泛地应用于提高液态法白酒的质量。本工艺若掌握不当,上甑技术差,则酒的损失较大,有的可高达1/3左右。


  (7)多种微生物增香采用多种有效微生物,制成麸曲和酒母,代替部分大曲或用全麸曲发酵,能使产品质量和出酒率两者兼顾。采用多种微生物增香,要注意菌种的性能、菌种的配比,根据大曲微生物的特点,加入曲霉、根霉、拟内孢霉、红曲霉、汉逊氏酵母、己酸菌、丁酸菌等。要根据各种香型曲酒的特点,选用不同的微生物,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曲酒的质量。


  (8)复式发酵粮糟入窖后,主发酵结束时,将母糟取出,加人适量曲粉、酒、酯化液等,再人窖发酵,称为复式发酵。主发酵结束,窖内乙醇已大部分产生,这时再加入曲粉、酯化液(或黄浆水)、成品酒(质量较差的也可),可加速窖内酯化反应的进行,使成品酒中微量芳香成分有较多的增加,特别是酯含量增加尤多。此法是当前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。


  复式发酵工艺应注意下列几点:


  ①若母糟发酵不良,骨力差,显腻,不宜采用此工艺。②在热季气温高,母糟取出后酒精挥发大,母糟酸度高,空气中杂菌多的情况下搞复式发酵,会使出酒率大大降低,而且酒精浓度低。


  ③采用本工艺时,加入的曲粉、酯化液、成品酒等不宜太多,否则也会影响成品酒的风味。


  ④搞复式发酵,全窖发酵糟(丢糟除外)取出,拌入其他物料后,要依照底翻面、面入底的次序,依次入窖,重新盖上面糟,泥封。再发酵期间,要严格管好窖池。


  ⑤发酵期,一般要在3个月以上,发酵期太短,效果不明显。


  (9)酸醇酯化根据酸醇酯化的原理,增大酸和醇,可增大酯化极限,提高酯化率。因此,将优质新鲜黄浆水用酒尾稀释后加入大曲粉,使黄浆水中的可发酵性糖(一般含量为4%~5%)


  发酵变成酒精,再加人适量的劣贝消以m次20~30天),让后,在一定的温度下,经过适当的时间(一般为20~30天),让


  其进行缓慢的酯化作用,再用粮糟串蒸。只要工艺得当,操作细致,可将劣质酒变成较好的合格酒。


  若将酸醇酯化液在主发酵结束时,灌入窖内,再行发酵,效果更佳。


  (10)夹泥发酵和加泥发酵浓香型曲酒生产实践证实,窖泥和酒糟的接触面积越大,生成的己酸乙酯量越高,酒质也越佳。在入窖粮糟中每甑或隔甑以适当的方式铺设厚约6.7cm(2寸)的人工培养优质窖泥,使单位体积母糟占有窖泥的表面积比未夹泥的接触面积增加1~3倍,使己酸菌及其他窖泥微生物的数量及其活动场所均相应增加,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,可使酒质有明显的提高。


  夹泥发酵已有不少生产厂进行试验,但有的效果不理想,酒质提高不多,主要原因是人工培养窖泥的配方或工艺不当,夹泥方式有问题,入窖条件控制不适宜等。夹泥发酵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:


  ①泥的质量是夹泥发酵的关键。


  ②可以将泥做成圆形、条形和方形,不要相互靠紧,以免影响黄浆水的下沉和发酵的进行。


  ③入窖条件要做适当调整,如入窖温度、人窖水分等。④适当延长发酵期,但若各方面控制得当,可以适当缩短发酵期。


  ⑤发酵后的夹泥,应进行再生,酒质才能稳定提高。


  传统浓香型大曲酒生产,在制曲和酿酒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泥土带人酒陪中,例如踩曲场、曲房、晾堂等都是用粘性黄泥建造。在粮糟摊晾时使用木敏、竹木“扒疏”等工具,每次都会将晾堂上的泥土铲人酒酷中。这些泥土混合在母糟中,为窖泥微生物的栖息、繁殖提供了更适宜的场所。


  加泥发酵应注意:


  ①泥的质量:要求含有大量的窖泥功能菌及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。


  2加泥数量:加泥量不宜太多,否则会使母糟发腻,一般第一次可多加--些(如5%),以后减少到1%~2%,也不一定每排都加。


  ③加泥方法:可以在量水中混合泼入,窖泥先混入量水中,能起到热处理之作用,也可在撒曲时同时混入。


  随着窖泥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,可以设想,将纯种窖泥功能菌以泥土或其他材料作为载体进行固定化,并与其他有效微生物共同作用,进行浓香型曲酒的生产,将给古老的工艺带来一个新的突破。


  此外,提高名优酒比率的技术措施还很多,如双轮底发酵、人工老窖、低温缓慢发酵、回酒回糟发酵等等,已作专题论述,不再重复。  


  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浏览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