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怀市全泰酒业有限公司

清香型大曲的工艺特点是什么?

首页    酱酒传播

  清香型大曲的工艺特点是什么?


  (1)制曲原料配比采用大麦和豌豆,其比例为6:4或7:3。视季节不同,适当变化。


  (2)粉碎度要求通过20目筛孔的细粉,冬季占20%,夏李占30%;未通过的粗粉,冬季占80%,夏季占70%。


  (3))加水比﹑加水量和水温视原料粗细与季节气候而灵活掌握,一般每100kg原料用水量为50~55kg。水温夏季以凉水(14~16℃),春秋季以25~30℃,冬季以30~35℃的温水为宜。每块曲用料约2.7kg,踩成的曲块质量为3.7~3.8kg。曲模的规格是内长27~28cm,内宽18~19cm,高5~6cm。


  (4)卧曲曲坯人房后,以干谷糠铺地,上下3层,以苇杆相隔,排列成“品”字形。曲间距3~4cm,一行接一行,无行间距。苇秤上沾染着许多大曲中的有益微生物,可起部分接种作用。

  (5)上霉汾酒大曲上霉阶段明显。曲坯入房后,将曲室调至一定温度,冬季12~15℃,春秋两季15~18℃,夏季也要尽量保持此温度。曲块表皮风干后,6~8h,用喷壶少洒一点冷水,覆盖苇席,再喷水,使苇席湿润,令其徐徐升温,缓慢起火。若冬季控制在72~80h,使曲间品温上升至38℃,则可上霉良好。


  如曲间品温超过38~40℃,则应立即揭开苇席,缓缓散热。品温下降后,为防止散潮,需再覆盖苇席,继续培养至曲坯上霉90%以上。


  (6)晾霉曲坯表皮上霉良好时,揭开苇席,开窗放潮,适时翻曲,增加曲层与曲距,以控制曲坯表面微生物的生长,勿使菌丛过厚,令其表面干燥,使曲块固定成型,这个操作称为晾霉。晾霉一般需2~3天,品温降至28~32℃。这段时间每天翻曲一次,并增加曲块层次。


  上霉和晾霉是曲坯培养的重要阶段,要特别注意。如晾霉太迟,菌丛过厚,曲皮起皱,就会使曲坯内部水分不易挥发。如晾霉过早,菌丛太少,就会影响曲坯内部微生物进一步繁殖,曲不发松。


  (7)起潮火在晾霉2~3天后,曲坯表面不粘手时,要关闭门窗进人潮火阶段。入房后5~6天,品温升至36~38℃,最高可达42℃,此期间每日要排放2~3次潮气,将曲块上下里外互相翻倒,并将曲层逐渐加高至6~7层。抽去苇杆,由“环墙式”排列改为“人字形”排列。曲坯品温由38℃逐渐升到45~46℃,需4~5天,此后进入大火阶段。这个阶段微生物生长仍然旺盛,菌丝由表面向内生长,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发,通过开启门窗来调节曲坯品温,使之保持在45~46℃高温(大火)条件下7~8天,但不能超过48℃。


  (8)后火大火期后,曲坯逐渐干燥,品温也缓慢下降,由44℃左右逐渐下降到32~33℃,直至曲块不热为止,此时进入后火阶段,后火期3~5天,曲心水分继续蒸发干燥。


  整个培菌阶段,翻动曲块时要注意距离远近,按照“曲热则宽,曲凉则近”的原则,灵活掌握。


  (9)养曲后火期后,还有10%~20%曲坯的曲心部位有余水,宜用微温来蒸发,这时曲坯本身已不能发热,采用外保温,保持32℃,品温28~30℃,将曲心内的水分蒸发干,即可出房。从曲坯入房到出曲房,约1个月。

浏览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