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劝酒常常成为闹酒的手段?
首页
ꄲ
为什么劝酒常常成为闹酒的手段?
劝酒之风,古来有之,不论上层社会或平民百姓,是宴会或一般聚饮都少不了敬酒和劝酒。
敬酒,举杯祝愿,激励共勉,是传统道德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,也是一种礼仪,但不知何时何人把敬酒发展了,出现了劝酒。
尽管我国早有“能饮者饮之,不能饮者已”的酒礼规定,但亲朋好友相聚,在碰杯之时总想让对方多饮。
对主人来说,薄酒一杯似乎不能尽地主之谊,定要客人多喝几杯,说什么“感情深,一口闷;感情浅,舔一-舔”,把话说绝了。
作为宾客却怕扫兴,怀着“有酒不喝负主人”的心理,不管怎样也得把杯中的酒干了。
酒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东西,多喝受不了,喝醉则会出乱子。
于是在敬酒和受酒之时便计较起来:我的杯子大,你的杯子小;我的杯满了,你的杯不能少;大家都干了,而你的杯未见底,酒留在杯里怎也通不过。
敬酒者也许有心,但受酒者却难受,自然出现你推我劝,推推劝劝,劝劝推推,便掀起了饮酒高潮。
在酒徒当中总有一些“以醉为快”的酒君,每次聚饮都会提出“不醉不归”的口号,似乎不喝醉一两个人就不过瘾,于是劝酒常常成为闹酒的手段。
ꄘ